拼音:
繁体字:
部首:
解释:
磬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。本义古代乐器。用石或玉雕成。悬挂于架上,击之而鸣)
同本义
磬,乐石也。--《说文》
小华之山多磬石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泗滨浮磬。--《书·禹贡》
笙磬同音。--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
依我磬声。--《诗·商颂·那》
语寡人以忧者击磬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钟磬置于水中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--《西门豹治邺》
又如磬人(负责治磬的官员);磬工(负责制磬的官员);磬色(玉磬的光彩);磬师(古乐官名)
磬qìng
⒈〈古〉一种石或玉制的敲击乐器,悬在架上,形似曲尺。
⒉寺庙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,形状似钵敲~声。
磬qīng 1.古代打击乐器。状如曲尺。用玉﹑石或金属制成。悬挂于架上,击之而鸣。 2.适宜制磬的美石。 3.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。
4.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◇因以借指时钟。 5.弯腰。表示谦恭。 6.泛指身形曲折如磬。 7.形容鸣声如击磬。 8.放马疾驰。参见"磬控"。 9.古死刑之一。悬而缢杀。
10.副词。方言。适才。参见"盘子"。 11.通"俔"。譬如,如同。 12.通"罄"。空,中空。 13.通"罄"。尽,罄尽。 14.通"罄"。全;遍。参见"磬地"。 15.通"罄"。
形容声音坚致。 16.通"謦"。轻声咳嗽。参见"磬欬"。
更多解释:
磬 qing 部首 石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6 磬
qìng
〈名〉
(1)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。本义古代乐器。用石或玉雕成。悬挂于架上,击之而鸣)
(2)
同本义 [chime stone;musical stone]
磬,乐石也。--《说文》
小华之山多磬石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泗滨浮磬。--《书·禹贡》
笙磬同音。--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
依我磬声。--《诗·商颂·那》
语寡人以忧者击磬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钟磬置于水中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--《西门豹治邺》
(3)
又如磬人(负责治磬的官员);磬工(负责制磬的官员);磬色(玉磬的光彩);磬师(古乐官名);磬管(两种古乐器名)
(4)
适宜制磬的美石 [fine stone]。如磬石(适宜制磬的美石);磬错(磨磬用的石头)
磬
qìng
〈动〉
(1)
弯腰。表示谦恭 [bow]
簪笔磬折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(2)
又如磬折(弯腰;卑躬屈膝);磬沼(形容曲折的池)
(3)
假借为骋”。纵马奔驰 [gallop]
抑磬控忌,抑纵送忌。--《诗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
磬
qìng
〈形〉
通罄”。空,尽 [empty]
金积折廉,璧袭无理,磬龟无腹,蓍策日施 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磬
qìng ㄑㄧㄥ╝
(1)
古代打击兵器,形状像曲尺,用玉、石制成,可悬挂。
(2)
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,用铜铁铸成,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,亦可敲响集合寺众。
(3)
缢杀公族其有死罪,则~于甸人”。
(4)
古同罄”,空,尽。
郑码bxqg,u78ec,gbkede0
笔画数16,部首石,笔顺编号1215213355413251